从北京冬奥会到《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氢能从实践成效到政策扶持,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行业的利好发展环境必定带动细分领域。对于整个产业链中游的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以及下游的氢能汽车制造而言,无疑是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中国氢能联盟预测,2025年中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到1万亿元。招商证券预计,2025年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将达10万辆,2020-2025年复合增长率近70%;届时市场规模有望达800亿元。这对于氢燃料电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膜电极而言,同样是不可多得的一大机遇。作为组成氢燃料电池的关键组件,过去膜电极严重依赖国外技术,近几年才取得了一定进展。
说到膜电极,就不得不提鸿基创能,公开资料显示,该公司是由美锦能源与前巴拉德首席科学家、加拿大工程院叶思宇院士团队共同创建的,是国内首家实现氢燃料电池膜电极产业化的企业,创立近五年,已发展成为国内膜电极行业头部企业,占据国内膜电极50%以上的市场份额,并在2021年完成了100万片膜电极下线的华丽蜕变。
打破技术壁垒,实现国产膜电极产业化
如果说电堆是燃料电池的“心脏”,决定整车动力特性,那么膜电极就是电堆的“芯片”,是氢能转化成电能的反应场所。
由此可见,膜电极对于整个氢燃料电池行业乃至整个氢能汽车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从全球燃料电池产业格局来看,组成燃料电池的一些核心零部件依然需要进口,甚至还存在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现象。作为燃料电池的“芯片”,膜电极的产业化水平将决定一个地区乃至国内氢能汽车产业的“命脉”。
随着膜电极市场进入快速增量期,参与角逐的“玩家”越来越多,其中近几年崛起速度最快的当属鸿基创能。
据了解,鸿基创能是美锦能源联合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叶思宇领衔的技术团队创建,拥有超过30年的燃料电池膜电极及电堆的研发和产业化经验,并且承担了多项政府科技攻关项目。鸿基创能开发了CCM阴阳极双面直接涂布技术、膜电极一体化成型技术、膜电极自动化快速封装技术,为膜电极大规模产业化奠定坚实基础,也在今后国产膜电极快速降本道路上迈出坚实的一步。
产品和技术方面,公司科研团队开发了国内领先的CCM阴阳极双面直接涂布技术、膜电极一体化成型技术、膜电极自动化快速封装技术,生产的CCM及膜电极产品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目前CCM日产能达12000片,膜电极成品日产能达到8000片以上,在规模化产量能力的基础上,CCM良品率达到了99.93%,膜电极达到了99.4%,产品性能、一致性、良品率均位居全国前列,对标国际一流水平。
该公司目前已和国内外超过80家燃料电池电堆客户形成有效合作机制,客户范围涵盖亚洲、北美、欧洲等地区的知名燃料电池企业,出货的产品获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配套的车型包括燃料电池客车、燃料电池厢式车、燃料电池重卡等,在国内自主化膜电极配套车型案例中位居前列。”
找准行业痛点,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
在掌握核心技术的基础上,鸿基创能在近几年迎来多个项目落地,稳定了自身在膜电极行业内的地位。
2020年,在全球疫情引发的萧条形势之下,鸿基创能公布业绩数据,第一季度仍斩获4500万元订单,仅3月份就收到国内订单2700万元。
2020年7月,国家能源局公示了能源领域“科技助力经济2020”重点专项拟立项项目,鸿基创能的“高性能长寿命燃料电池膜电极研发及在氢能重载车辆示范应用”项目脱颖而出,入选重点专项。
2020年10月,鸿基创能牵头大亚湾催化剂、气体扩散层、质子交换膜“最强军团”——济平新能源、通用氢能、东材科技,共同举办四方战略合作协议签订仪式,打通大湾区氢燃料电池核心材料自主化之路,为大湾区申报氢能示范城市群创造有利条件。
2021年5月,鸿基创能燃料电池高性能膜电极产业化项目在广东佛山南海区落地,该项目计划投资1亿元,包括燃料电池膜电极和PEM电解水制氢膜电极产业化基地。据了解,项目将引进包括加拿大工程院士在内的公司核心团队,针对PEM电解水制氢膜电极进行产业化开发及相应的产学研合作。
2021年10月,鸿基创能100万片膜电极下线仪式举行,也迎来了其里程碑时刻。鸿基创能的100万片是其在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期间的产销数量,能够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实现“大跨越”,充分印证了鸿基创能过硬的产品实力及大规模批量化的供应能力。
鸿基创能的背后,是向来行事低调却已布局氢能领域全产业链的行业龙头美锦能源。源头可追溯至2017年,美锦能源在氢能产业展开大举布局,先是入主了氢燃料电池商用车整车企业飞驰,而后又联合顶级技术团队创建膜电极的鸿基创能。不得不承认,所有资本和科学技术是相互推动,相互依存、良性循环的关系。
鸿基创能作为整个美锦能源氢能产业链条上的一环,对整个产业布局意义十足。在美锦能源的整合和推动下,鸿基创能、国鸿氢能、飞驰汽车三个公司已经形成密切的产业链协同关系,形成“膜电极-燃料电池电堆-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总成-燃料电池商用车整车”的闭环链条,可以充分共享行业信息和资源,形成共同升级迭代技术、高效和低成本开发产品的良性合作局面。
标签:
发表评论 (已有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