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拉开序幕。开幕式以中国传统历法中24节气的顺序倒计时,从“雨水”开始,落到“立春”,恰好是开幕式举办这一天的节气。绿色和春天在体育场中蔓延,然后与焰火一同在“鸟巢”上空绽放。
24节气倒计时(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时隔14年,奥运会的焰火再次点亮“鸟巢”,也是张艺谋再次导演奥运开幕式。时间和季节在更迭,而城市依旧是北京,开幕仪式中展现出的内核也与14年前一脉相承。
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从文字、四大发明、戏曲到丝绸之路、太极拳,开幕式不遗余力地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文化。2月4日的冬季奥运会开幕式,中国文化也同样润物细无声地蕴含在24节气、“燕山雪花大如席”、“黄河之水天上来”、汉字笔画的入场顺序之中。2008年,开幕式里击缶和“有朋自远方来”最终凝练成中国传统中“和”的观念。而到了2022年,小雪花汇聚成大雪花依然是“协和万邦”。据张艺谋介绍:“这是我们精心设计的一种贯穿,每一朵雪花、每一个国家和地区汇聚在北京,就会成为一朵最璀璨的雪花。”
由每个参赛国家的名牌汇聚成的雪花主火炬(图片来源:新华社)
然而毕竟14年过去了,开幕式的内核不变,但我们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姿态和方式在改变。
在开幕前,北京冬奥组委开闭幕式工作部部长、国家体育场场馆主任常宇在采访中说道:“2008年中国人第一次办奥运会,大家迫切想让世界知道今天的中国是什么样,所以奥运会主要都是在讲述‘我是谁’。现在十几年过去了,中国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在这个时候,其实我们更想向世界讲述今天的中国人,怎么理解在这个世界上国与国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表达的出发点有很大不同。”
2008年,导演张艺谋将中国的符号和历史填入每一个表演中,煞费苦心地向世界介绍中国,介绍“我是谁”。而到了2022年,诚如张艺谋接受媒体采访所说的,开幕式的角度从“我”转向“我们”。
开幕式上,来自山区的孩子合唱的《奥林匹克颂歌》(图片来源:新华社)
在冬奥会开幕式演出中,没有任何歌唱家、舞蹈家等职业演员,所有的表演者都是学生和普通市民。值得一提的是开幕式前的广场舞表演。广场舞向全世界展示着中国普通市民的精神面貌和文娱生活。还有由普通人手手相传的国旗、来自山区的孩子合唱的《奥林匹克颂歌》……普通人站到了舞台上,向世界展示“我们是什么样”。
导演张艺谋的表达也从厚重的历史转向更加轻盈的现实和未来。相较于2008年,2022年冬奥开幕式更简约,总时长不超过100分钟,比2008年的奥运会开幕式缩短了约1/3;演员总规模不到3000人,只有08年奥运会的1/5。2008年,千人击缶、活字印刷,展示的是恢弘与气势。而2022年,鸟巢内自由奔跑的“白鸽”和脚下的雪花、智能冰雕的奥运五环……举重若轻地呈现如今中国的科技水平。
开幕式上的“冰雪五环”(图片来源:新华社)
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时曾有“给中国一个机会,还世界一个奇迹”的宣言。而在中国被知晓之后,如今展示的是“中国人跟所有人都一样,那么真诚,那么善良,那么爱美,那么浪漫。”张艺谋在2008年和2022年都做到了。
标签:
发表评论 (已有 条评论)